装修行业猫腻细节全披露 最全避坑指南
家庭装潢是一场让业主与装修公司斗智斗勇、劳民伤财、费心费力的过程。然而,装修行业也充满了陷阱,一不小心就会被坑。本文将揭示装修行业的猫腻细节,帮助业主避免装修坑,为您提供最全的避坑指南。
陷阱一:转换材料计量单位
许多装潢公司会巧妙转换材料计量单位来赚取利润,这是一种最常见、最隐蔽的手法。通常,材料市场的材料价格都是按照多少钱一桶(一组)、多少钱一张等计量单位来出售的。而装修公司向业主出示的报价单,很多主材都是按照每平方米、每米来报价的。比如涂料、板材等等,因此,业主根本就不清楚究竟会用多少装修材料、究竟用掉了多少装修材料。同主材相比,副料的水分就更大。以最简单的墙面处理为例,在市场上出售的乳胶漆都是按照桶为单位来计算,但装修公司一般都会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来计算乳胶漆的价格,从而在单位转换过程中赚取价差。
陷阱二:做预算“欲擒故纵”
由于装修行业竞争相对激烈,部分装修公司会通过低总价的方式获得装修权。有些公司在做预算时,经常会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,再加上一些打折的手法,这样做出的预算肯定比其他公司要低。但由于装修材料没有跟业主说得很清楚,在使用装修材料的时候,可能使用假冒伪劣、不环保的材料,而业主一旦要求使用高品质、环保的装修材料,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。最终,得不偿失的还是业主。
陷阱三:设计费中藏圈套
一套好的设计要花费设计师很多精力,肯定会收取不菲的设计费。然而,一些装潢公司却采取“主案设计师接单,绘图员实际操作”的方式。但实际进行设计和采用的却是二流设计师及绘图员设计的作品,装潢公司通常仅向设计者支付少许设计费。装潢公司在此过程中赚取一定的差价。
陷阱四:利用损耗和调包
损耗和调包也是装潢公司“合理”赚取利润的有效途径。无论瓷砖、地板还是吊顶,装潢公司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。但客户最后其实很难核算实际损耗,多余的“耗损”材料就流入装潢公司的腰包。调包也是装潢公司较常用的赚取利润的一种做法。装潢施工人员将业主购买的品牌装潢材料,偷换成其他一般性材料,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,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。
更多相关百科
-
水晶马赛克和玻璃马赛克的区别及特点分析 2025-02-06
-
如何选购抛光砖?快速get小诀窍! 2025-02-06
-
天然石材养护的关键注意事项 2025-01-22
-
家装客厅地砖选择:玻化砖 vs 全抛釉 2025-01-19
-
实木地脚线价格与安装方法 2025-01-12
-
如何正确美缝仿古砖 选择合适的美缝剂颜色 2025-01-18
-
踢脚线材质选择与价格分析 2025-01-20
-
人造石踢脚线安装技巧与注意事项 2025-02-11
-
屏风的选择小技巧,为您解密 2025-02-08
-
耐酸瓷砖特性与施工要点 2025-02-13